别自责,我们同在

时间 • 2025-07-23 02:20:28
我们
同学
老师

阡陌的述说2022.03.16阡陌的述说2022.03.16

06:54未知来源

播放

疫情牵动每个人的心。

近期,全国多地都出现了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根据防控疫情的要求,这些人和他们的“密接”,都需要被集中隔离。

这其中,就有一个小姑娘,她和她的同学们,都被隔离了。

连累了同学,小姑娘很自责,没想到,同学们为她准备了这个……

别自责我们同在

宁宁(化名)是上海市某初级中学的学生。

上周,她像往常一样到学校上课,结果得知自己被判定为“密接”。

出于疫情防控要求,她和全班同学都需要接受集中隔离。

小姑娘听到这个消息,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哭了起来。

疫情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紧张,这么小的女孩也不例外。

除此之外,她更觉得自己连累了同学,很自责。

不过现在,宁宁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

因为,全班同学不仅没有“嫌弃”她,还精心制作了视频《向阳而生》给她送上鼓励,一股浓浓暖意扑面而来。

不仅如此,该中学的校长也为她和其他同学写了一封长信。

宁宁的班主任表示,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全班同学都需要接受14天隔离。

当时,不光宁宁情绪很低落,宁宁妈妈也非常着急,甚至写了一段长长的致歉信,请老师发进班级群。

不过,老师并没有答应,因为她不想给孩子们错误的信号。

“我们想告诉孩子,她并没有犯错,并不需要有心理压力。”

幸运的是,隔离期间,包括宁宁在内的所有学生,每日核酸报告均为阴性。

老师们加班加点为同学们准备了学习资料包,网课和线上班会课也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为了帮助宁宁卸下心理包袱,在班级家委会组织协调下,其余40名同学瞒着宁宁,将特殊的隔离时光录制成视频,给她打气。

班上的“钢琴小王子”从这几天的经历中有感而发,创作了一段音乐《向阳而生》,这也成了视频的标题。

大提琴女孩则把同窗的祝福,凝聚在一曲《明天会更好》中。

有人在刷刷地记着笔记,有人在整理家务,有人拿起画笔,有人举起哑铃。

40张笑脸,一个不少,送出一份份对宁宁的关心。

“加油,我们同在!”

“没想到有这么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但这次经历,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我们是一个集体,有事情,大家一起扛着!”

“希望如约而至的,不仅仅是这个春天,还有平安归来的你。”

该中学校长表示,尽管有部分同学需要居家学习,还有一部分老师需要集中隔离的情况,给教学安排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但为了确保教育教学秩序,每个年级都抽派了各科老师组成在线教学团队,形成临时“网络班级”。

上午8点到下午4点15分为集体在线教学时间,体育、劳技等“副课”也一门不少。其余时间,老师也会为同学们在线答疑。

“我们希望让孩子们懂得,如何把每段经历变成财富,化危机为生机。”校长说。因此,她决定用书信的形式,对宁宁所在的班级说些话,并请三位副校长郑重签名。

信里这样写道:“想念拔河最厉害的班级,想念你们最有正能量的中队,想念你们勇争第一的坚定。”

“望你们在这次突发危机中成长,更能懂得他人的关爱、社会的温暖,更能明白自己的责任,自己的目标。长大的你们要感恩父母的爱和付出,感恩老师们的关心和支持,用你们的坚持、努力、奋斗书写无悔的青春……我们在学校等着你们归来的那一刻!”

同学们团结在一起,在师长们的照顾和教育下,让爱与温暖化为力量,共克时艰!

祝愿孩子们都平安健康,早日回到课堂!

欢迎向《阡陌的述说》栏目投稿

注:稿件一经采用,将视质量给予稿费100元-150元;字数以1000-1500字为宜;请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邮箱jjsn2207@126.com,并注明作者姓名及联系方式。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来源|故事会、新民晚报、新闻

主播|李海洋编辑|杨虹

责编|康轩山主编|蒋琳

监审丨钟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