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种粮农民有钱赚?

时间 • 2025-07-27 07:50:28
粮食
保障
安全

为了保障粮食有效供给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提高防范和抵御

粮食安全风险能力

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

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那么

如何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如何确保种粮农户有钱赚?

如何保障粮食储备安全?

针对这些问题

《三农三人谈》特别邀请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法规体改司司长韩继志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经济法室副主任庄晓泳

为大家答疑解惑

如何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健全粮食生产者收益保障机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在调动种粮积极性方面,粮食安全保障法此次作出多处针对性规定。

韩继志表示,粮食安全保障法明确规定,为了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国务院在必要的时候会对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政策性收储。比如,国家制定了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执行预案,这个预案会提前公布。在今年六月份要收割小麦,那么实际上在去年九月份,几部委就联合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目的是给农民吃上一颗放心丸、定心丸,也给消费者一个预期。

最低收购价的制定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要能够满足农民的种粮成本,比如种子、化肥、农药等。第二是要略有盈余,就是让种粮农民有收益,他才能去做。粮价低迷一段时间之后,国家会启动由中央指定的企业来进行收购,把价格提升到最低保护价之后,农民的收益就有了保障。因此,粮食最低收购价也起到了托市的作用。

庄晓泳表示,粮食安全保障法明确要求,健全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要完善对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主要是为了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推动更多的农业资金向主产区和产粮大县倾斜。此外,粮食安全保障法还明确规定,要支持主产区和主销区以多种形式来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国家重点支持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发展粮食加工业,促使粮食就近、就地来转化。这是为了调整产销区的粮食余缺,有效配置粮食资源,有利于粮食产业链上的增值收益,税收能够更多地留在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

多种机制确保种粮农户有钱赚

粮食安全保障法明确国家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投入机制和粮食生产者收益保障机制,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种粮积极性。那么,如何确保种粮农民有钱赚呢?

庄晓泳介绍,一方面,明确规定要以健全市场机制为目标,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另一方面,授权国务院对于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进行政策性的收储,明确授权省级人民政府要通过预算来安排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地方政府要统筹肥料、农药、农用薄膜等稳定供应工作。相关数据显示,农药、肥料、农用薄膜等重要农资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能够达到40%左右。农资的稳定供应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粮食安全保障法里面也明确规定国家要鼓励和引导粮食加工业的发展,要协调推进粮食的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目的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韩继志表示,粮食安全保障法特别明确,各级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合理安排粮食就地、就近转化。以玉米为例,我们知道玉米可以做饲料、做淀粉,但玉米也是很重要的药品、营养品原料,能带来很多价值,可以提升产业链,同时也能够提高价值链。这也使粮食行业能够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种粮农民专心去种粮,成为体面的职业。因此,这部法里也有详细规定,不仅合理就地转化,而且比较大的龙头企业还有义务、有责任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国家也会给予相关支持。

如何保障粮食储备安全?

粮食安全保障法规定,承储政府粮食储备的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储备与商业性经营业务分开,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消防安全责任,对承储粮食数量、质量负责,实施粮食安全风险事项报告制度,确保政府粮食储备安全。

韩继志表示,储的粮食是供老百姓吃的,而且要吃得放心。因此,不仅要重视数量,也要更重视质量安全。总书记反复强调,管好用好储备粮,这是保百姓饭碗的粮食。中央储备粮是“压舱石”,地方储备粮是保证区域市场老百姓饭碗的第一道防线。从数量、总量和品种规模上看,中央储备不仅管数量和品种,而且中央对地方储备的总量规模是有明确规定的。至于具体品种,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去确定。

另外,相关企业也有责任、有义务要为社会做贡献。因此,这部法明确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储备。需要注意,粮权是企业的,但是为了稳定市场,按照程序,政府可以调用。

除此之外,社会上有一些仓储设施也不能闲置浪费。所以这部法特别明确,鼓励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自存粮食,也可以鼓励有条件的仓储企业为小农户开展存储,这就是市面上讲的“粮食银行”。

对于过去出现的“粮耗子”、“转圈粮”等问题,韩继志认为是因为过去储备与经营一肩挑,由一个“脑袋”指挥造成的。因此,这部法总结历史教训,特别强调对于中央储备、省级储备彻底剥离商业经营任务,这就真正达到了保老百姓的口粮“饭碗”。我们国家储备的大头是中央储备和省级储备,地方储备是以省级储备为主。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县市级政府储备承储企业,要采取“四分开”,就是人、财、物、账分开。粮食安全保障法也明确规定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要实施粮食安全风险事项报告制度,这样就可以预知风险,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社会“转圈粮”问题。

观看完整视频

粮食安全保障法

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建立完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

有力法治保障

部分资料来源|新华社、光明日报、法治日报

编导|张莉

摄像|梁贵权、李江杰、徐豫

编辑、视频剪辑|宋锐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