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个家庭:祖孙三代从警,践行初心使命

时间 • 2025-11-10 06:43:06
警察
工作

1月10日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红星新闻发起“家有警察”微博互动话题,邀您一起讲述家中那位“超级英雄”。

今天(1月10日),我们要讲述的这位主人公来自一个警察世家。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分局公平派出所民警陈戎亮,祖孙三代都是人民警察,爷爷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都第一代警察,父亲是一名工作了38年的老交警。

从50式警服、55式警服……到89式、99式警服,他们经历与传承着警服的演变、设备的更新、技术的飞跃发展。唯一不变的,是他们早已刻进生命里的正义感。在人民公安民警这个光荣群体里,陈家老少三代人一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警时的初心使命。

↑祖孙三代警察。

第一代:

新中国成都第一代警察爷爷打击犯罪分子绝不手软

白发银须,神态睿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名叫陈玉贵,是陈戎亮的爷爷,今年85岁,身体十分硬朗,言语清晰有逻辑。“我在1949年底参加公安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都第一代警察,从警30多年。”看着电视里军人们英姿飒爽的风采,陈老不禁回忆起自己当年从警的峥嵘岁月。

陈玉贵当过通讯员,四处奔走上传下达;干过刑侦,抓毒贩打击犯罪分子绝不手软;户籍、治安等各方面工作从事起来也游刃有余。他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但凭着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破了不少案子。从警30多年来,他先后在成都市公安局原三分处、桂王桥派出所、芷泉街派出所、东城分局预审股、东城分局等多部门任职。

江山代有才人出。到了1979年,陈家警察事业的接力棒,交到了老人儿子陈卫手里。

第二代:

当了38年交警的父亲见证成都交通变迁

陈卫打开家中收藏物品的盒子,里面存放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中记录了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父亲与自己在不同时代穿着警服的身影。“这张是1979年我刚参加公安工作时穿的第一套警服。”陈卫指着一张黑白照片说,那一年他成了一名交通警察。不知不觉,一干便是38年。

↑陈卫。

工作初期,陈卫负责在路面指挥交通,早上7点半上岗,晚上10点收岗。那时,成都汽车还很少,到了晚上9点过,基本上路面没有什么车了。最忙的时候是早高峰,自行车特别多,需要进行疏导。这一切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陈卫回忆,机动车数量猛增,道路还没有扩建,遇到早晚高峰和节假日,交通经常堵塞,每次需要派四五个人前来支援,一人一个路口,另一人站在中间指挥,排堵全靠人力。“以前红绿灯需要人工手动控制,哪像现在科技发达,全是自动化。”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道路扩建,车流量大了。如今的交警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并不是单一地在路口指挥交通,还会去处理路面事故、纠正乱停乱放。

第三代:

传承光荣职业成为警务教官

如今,陈玉贵和陈卫父子俩都已华发丛生,警察世家的接力棒传到陈家第三代人手中,他就是陈卫儿子陈戎亮。

受家庭环境影响,陈戎亮从小就很喜欢警察这份职业,“警察有正义感。”

在陈戎亮记忆里,小时候逢年过节,父亲因为工作常常在岗位上值守不在家,平日晚上整治行动也会很晚才回来。令陈戎亮感触最深的是,在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父亲没有回家吃晚饭,家里突然接到电话,说父亲在处置嫌疑人的时候被对方重伤了。接到消息后,他和母亲迅速赶往医院,看到父亲躺在病床上,陈戎亮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那一刻,正义感特别强,我觉得警察真的是一个很神圣、很了不起的职业。”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陈戎亮毅然报考了泸州警校。大学毕业后,2009年顺利考入成都公安,被选调到温江公安分局公平派出所,目前在综合指挥室负责情报研判等工作。

“以前在我心中,警察应该常常面临一些激烈的场面,比如抓捕飞车夺包、盗窃案嫌疑人等。”可是,在陈戎亮真正当了警察之后,他发现,大部分时间都是与老百姓打交道,解决他们的求助、化解纠纷等。

陈戎亮回忆道,工作初期,在一次开车上班途中,一位社区大姐认出了他,称有急事,请他载她一程,陈戎亮答应了,结果他回单位开会迟到,在告知迟到原因后,他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为人民服务,在群众有困难时出手相助。”那时,他意识到当警察不一定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做好工作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对基层民警来说最有成就感。

↑陈戎亮(左)走街串巷开展工作。

后来,警务技能突出的他在一次比武中被发掘了射击特长,被选为市局训练支队警务实战技能教官。他在派出所工作担任综合指挥室民警的同时,兼顾温江分局警务实战技能的培训。

↑陈戎亮(右)在教学。

特殊职业:

逢年过节难相聚第四代长大也想当警察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陈家人逢年过节时需要坚守在岗位上,很难相聚,只能通过提前或延后方式,才有机会相聚。

“几十年了,大年三十那天一家三代从来没有聚齐过。”陈卫说,自己小时候过节,父亲在外工作,都是母亲在家带着兄弟姐妹。自己成为父亲后,同样因为工作,很少能陪伴儿子,对家庭感到十分亏欠。

“舍小家顾大家,选择了警察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陈戎亮说,母亲从小便教育他要懂得理解。虽然工作给家庭带来了亏欠和担忧,但陈戎亮将其视为是一种荣誉,“因为我们是人民警察。”

如今,这个家庭已经有了第四代。陈戎亮有一个7岁的儿子,同样受家庭影响,儿子十分有正义感,很喜欢警察这个职业。“用老师的话形容他就是一个居委会大妈,爱管‘闲事’,看到别人做得不对的地方,会上前纠正。”陈戎亮说,儿子非常喜欢让自己去接他放学,甚至还希望自己穿警服去。有一次,儿子回到家中跟妈妈说:“我想当警察。”陈戎亮表示,等儿子长大,他会尊重儿子自己的选择。

红星新闻记者张肇婷

编辑彭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