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答红星新闻:开展职业病监测,三年监测劳动者3351万人次,将深化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
4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健康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工作亮点。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首席专家苏旭回答了红星新闻记者关于有关职业病监测方面的提问。
“劳动者的日常工作场所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关注到,国家开展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专项调查,这项工作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从调查结果来看,劳动者的工作场所有哪些潜在的危害因素?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首席专家苏旭回答记者提问
对于红星新闻记者提出的问题,苏旭介绍,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6大类459种。
苏旭表示,我国一直非常重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并将它作为形势研判、政策法规标准的修制定和执法监管的重要依据。特别是2019年以来,我国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从地市已经覆盖到所有的区县。据介绍,三年来,共监测用人单位194242家,涉及劳动者3351万人次,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人数是1439万人次,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率逐年提高,2021年较2019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
此外,三年来,共监测放射诊疗机构115658家,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辐射防护和质量控制设备的配备率从2019年的96%提高到2021年的98%。共监测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工作单位36662家,涉及放射工作人员461947人,工业探伤和γ辐照加工用人单位的个人剂量报警仪配备率2021年较2019年分别增加了33.6和35.5个百分点。
据悉,针对监测和调查发现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重点做好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地方政府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二是深化职业病危害的专项治理。三是加大监管的执法力度。四是强化小微型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五是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实习记者胡伊文北京报道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