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首次发布这类典型案例:为“盲道保卫战”提公益诉讼,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办案

时间 • 2025-11-11 14:08:02
监督
人民
监督员

5月22日,最高检发布首批人民监督员监督检察办案活动典型案例。该批案例共8件,包括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公开听证案例4件、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质量评查案例2件、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巡回检察案例1件、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检察建议的研究提出、督促落实案例1件。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该批案例中包含一起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公益诉讼办案活动的案例。最高检指出,在公益诉讼中引入人民群众参与,让“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着办”,这既协调各方利益画出最大“同心圆”,同时也凝聚各方智慧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是公益诉讼自身工作方式现代化的路径之一。

地铁口的盲道存在多个问题

检察院启动公益诉讼立案调查程序

最高检通报的案情显示,2021年3月起,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在对本区盲道进行公益诉讼线索排摸中发现,莘庄地铁站南出口处的盲道存在若干问题。

具体包括:地铁站南出口西侧人行道靠近尽头处的非机动车停放点通过划线占用了部分盲道;部分路段的盲道磨损严重,凸起的纹路几乎磨损殆尽,盲道设施养护不到位;部分路面在终点处未设提示性盲道(带触感圆点),设计不规范

以上问题危及盲人群体出行安全,存在安全隐患。在多次进行现场勘查并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后,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启动公益诉讼立案调查程序,并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活动。

2021年9月3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以座谈会的形式,由公益诉讼检察官向人民监督员全面通报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整体开展情况,介绍本案的前期办理情况、监督难点等,认真听取人民监督员的意见建议。

同年9月25日,闵行区人民检察院邀请两名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办案活动。此次监督活动由承办检察官带领人民监督员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同走访现场,实地了解盲道被侵占现状。

现场实地走访后,人民监督员对监督事项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化接受监督质效,11月24日,闵行区人民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就拟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的必要性、可行性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检方向两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

人民监督员为这场“盲道保卫战”点赞

闵行区人民检察院认为,辖区部分盲道设计不规范、磨损严重以及长期被非机动车占用,影响视障群体通行便利,可能危及出行安全,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两名人民监督员高度认同。

12月6日,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公益监督职责,先后向辖区交通委、公安机关及属地镇政府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书》,督促相关单位切实履行盲道设施管养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保障盲道通畅。

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成立盲道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迅速开展专项整改,落实盲道布局改进方案、修缮损坏路段、配强执法人员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该区莘庄地铁站南出口处的部分盲道路段已修复完毕。

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2022年1月,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向人民监督员通报上述整改修缮情况。人民监督员表示,“在这场‘盲道保卫战’中,每个人都应该是守卫者,闵行区人民检察院认真听取建议并积极履职,成效显著”“督促落实多个部门做好盲道管养工作,很不容易;检察建议中提出的对策建议针对性强,效果也好”。

下一步,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持续跟进监督,再次邀请人民监督员对盲道修缮整改情况“回头看”,确保检察建议落实到位,让障碍变“坦途”,不要让盲道成为“盲区”。

将接受监督场景从会场搬到现场

找“专业对口”的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

对于该案的典型意义,最高检介绍,首先,邀请人民监督员实地走访现场,让办案思路更开阔。本案中,人民监督员分别从信息技术、管理机制上提出解决办法。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主动将接受监督场景从会场向现场延伸,从院内向院外拓展,让人民群众更全面、真实地了解检察机关履职过程、办案情况,为检察机关提供更多的办案思路。

其次,探索抽选专家型人民监督员,让监督意见更专业。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司法部修订了《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办法》,其中第二十条规定:根据办案活动需要,可以在具有特定专业背景的人民监督员中随机抽选。本案涉及市政建设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在协调司法行政机关抽选人民监督员时因“案”制宜,抽选从事市政管理工作的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该起案件。

让参与监督的人民监督员与被监督的事项“专业对口”,形成“法律内行+相关领域内行”的人员配置,切实发挥好人民监督员专业知识领域的效用。这让公益诉讼检察官的监督更有“智慧”和底气,法律监督效果更具“刚性”。

再次,人民监督员和检察机关合力助推公益,让市域治理更现代。本案中,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以盲道管养难题公益诉讼为切入点,找准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在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搭建起更加广泛的对话平台,形成多方共商、共建的工作新格局。

红星新闻记者高鑫北京报道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