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农业农村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回应了如何保证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问题。他表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要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改善农田设施基础条件,加快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曾衍德表示,保障粮、棉、油、糖、肉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要深入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牢粮食安全的基础。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
曾衍德称,要加强产能建设保数量。一个是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就是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要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改善农田设施基础条件,加快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另一个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打好种业翻身仗,着力攻克核心种源“卡脖子”技术,自主培育一批突破性的新品种,同时还要加快技术集成创新,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合,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曾衍德介绍,要优化生产结构保多样。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实施重要农产品区域布局和生产供给方案,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要优化品种结构,重点要增加高油高蛋白大豆、饲用玉米和优质水稻,强筋弱筋优质小麦供给。此外,还要统筹抓好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重要农副产品生产,扩大油料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持续推进奶业振兴,通过这些措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曾衍德还透露,要抓好两个“三品一标”,在产品方面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书;在生产方式上要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