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核酸检测结果、贴可追溯标签……商家这样为进口年货食品“上保险”

时间 • 2025-11-07 04:54:45
产品
食品
进口

春节临近,你的年货置办了吗?近来,一些地区曝出进口食品核酸检测阳性,这引发不少市民担心,筹备年货时,洋产品、冷链食品是否还能放心购买

对此问题,红星新闻走访北京多家商超发现,为保证食品安全,诸如智利进口车厘子等产品,商家在售卖时会公开展出核酸检测报告,而鱼虾等冷链食品,则在明显位置贴出可溯标签,承诺消费者放心购买……

2月4日,有关人们对于涉疫食品安全性的担心,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所长杨占秋回应红星新闻记者称,病毒难以通过消化道传播,且进入市场的产品也已通过相关部门检测,市民在选购时可放心购买,且食物烹熟后食用也能杀灭新冠病毒。

豆包、奶枣、车厘子……

洋年货向“阳性”说不,多地密集开展调查整治

在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进口食品的安全性牵动着国内疫情防控的神经。前不久,佳木斯疫情防控指挥部2月1日通报,当地在对佳木斯大润发向阳店产品排查中,发现该店存放在冷库中的涉疫产品未按规定上报。

据介绍,该批涉疫食品为黑龙江正大实业有限公司的凝香连心脆(调理带骨肉)、山东汤禾食品有限公司的春花卷和豆包呈阳性。目前,相关部门已对大润发向阳店进行全面消杀,并责令其停业整顿。

除佳木斯外,此前从山东流入25省的涉疫奶枣,也同样引发舆论关注。据山东省官方通报,枣庄市市中区一家食品生产企业从天津港购进一批产地为乌克兰、经天津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乳清粉。到目前,使用该批原料生产的奶枣已销售22.22吨,涉及25个省市。

面对一直以来跨境货物的带毒风险,事实上,早在2020年11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便下发了《关于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对冷链食品的加工运输销售工作作出详细布控。而针对海外输入的食品安全,今年1月14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也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海关总署对检出阳性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暂停其产品进口申报一周到四周的经济预防措施,目前已对39家境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取紧急预防性措施。

除了国家层面,为保证各地年货安全,不少省市近期也对冷链食品提出新的检查部署要求。如四川省乐山市市场监管局,便在2月3日推出了“春雷行动2021”,协调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冷链物流疫情防控执法行动;

石家庄务局发布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其中对农贸(集贸)市场要求,需对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等高危风险的从业人员要进行核酸筛查,实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加强重点防护。并建立日常卫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环境卫生、人员健康监测、分类卫生、产品溯源、全日制保洁等。

而类似甘肃省平凉市,则加强突击检查,当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在2月1日开展冬春季暨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对年货市场、购物超市,采取实地督查、随机抽查、暗访督查和线索核查的方式对疫情防控重点场所。

贴可溯标签、展出新冠检测结果、销售现场承诺安全……

各大商超为食品安全“上保险”

政策层面的保障工作是否落实?各大商超在确保食品安全上又做了哪些工作?近日,红星新闻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商超和菜市场发现,目前各大超市都已营造出年货销售的火热氛围,而为促销进口海鲜产品与进口水果,商家在降价的同时,也会主动展出产品的检测结果与可追溯标签。

但在海外疫情仍蔓延趋势下,国内进口食品遇冷的现象也同样体现在年货市场里。

“老板,你这个虾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在位于海淀区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内,一名准备选购对虾的市民这样询问。他表示,自己只愿意买国产产品,不敢冒险买进口冷冻虾。

而在另一家海产市场,红星新闻从多家商贩处了解到,市场上宣称自己所售卖的是国产虾的摊贩,占了六七成。另有部分摊主则未明确回应,只表示销售的是国产虾,为保持口感,行了冷冻处理,绝非国外进口虾。安全没问题。

为鼓励老百姓放心购买,红星新闻记者也发现,不少商超在销售冷冻海产品时,已在明显位置展示出“商品已贴可追溯标签”的提醒。而在售的每一条鱼上也都贴着自己标签,扫码便可查处原产地、经销商等内容。

△追溯结果查询

除了冷冻海产品,在年货市场遇冷的还有过去价格居高不下的进口智利车厘子。红星新闻记者在一家商超内发现,智利车厘子已开始打折促销,并且在售卖显眼处,放置了该批次车厘子核酸检测阴性的结果。

“本来销量看涨,但是前段时间查处进口车厘子阳性就开始滞销,价格也从40元/斤回落到30元/斤。”一名销售人员告诉红星新闻,尽管价格下跌,但购买者却并未增多。为了让消费者放心购买,红星新闻发现,一些商家会专门安排售货员守在进口食品展台前,及时为挑选的顾客解释核酸阴性的检测结果,保证市民可放心购买。

△超市贴出智利进口车厘子核酸检测结果

疫情之下,进口年货能买吗?

专家:病毒难通过消化道感染,入市进口产品可放心购买

海外疫情未得到有效遏制的前提下,采购年货时,还能购买海外进口食品吗?

就此问题,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所长杨占秋回应红星新闻表示,近来集中出现进口食品检测阳性,一方面原因在于国外疫情仍在蔓延,因此只要有进口食品输入,那么就存在被污染产品流入国内的可能。第二方面,春节临近,相关部门加大检测力度。杨占秋表示,由于集中开展大范围检测,因此被检出阳性的概率也就随之增加。

在杨占秋看来,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年货应该完全拒绝进口产品。“应该分冷链和非冷链两种情况来对待。”杨占秋解释,如车厘子等不需要冷链运输的产品,那么核酸阳性主要说明曾被病毒污染,但在常温下病毒很快就会失去活性,因此不会造成物传人。但在选购冷冷链食品时,杨占秋提醒,因冷链环节病毒在低温下仍有存活可能,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前,建议询问商家产品是否经过了核酸检测和相关的消毒防疫措施。

事实上,尽管食品检出阳性,但并不意味着接触了该产品就一定会被感染。杨占秋认为,病毒传染人的条件之一是是否具有活性,因此检出核酸阳性也不说明其一定具有传染性,消费者无须太恐慌。

对此说法,1月3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曾明确指出,食品检测出核酸阳性不代表具有传染性,而病毒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极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消费者经采购、加工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报道。

“流入市场的食品,消费者基本都能放心购买。”杨占秋补充,在我国防疫常态化的基础上,各地监管部门都会对进口食品进行抽查检测,因此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可以安心,不必恐慌。

在选购年货尤其是冰冻冷脸进口年货时,杨占秋为市民支招:选购时避免双手直接接触,建议戴手套、戴口罩选购;同时,在烹饪时也需戴上手套,避免有伤口划上,食用时也尽量加热煮熟再食用。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杨雨奇

编辑刘宇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